close

 

我的曾祖母, 高齡九十六歲時去世,在三十年前,這是一個很高壽的老人家, 曾祖母的子孫共有六代, 訃聞上也印了一百三十位左右的後輩子孫,長壽在我們的生活中,因為曾祖母而讓大家充滿了信心。

曾祖母的生平,我參與的不多。

從有印象開始,曾祖母就已經失明了,在那個時代,醫療不若現在的發達,所以,她在黑暗的環境中,度過了近二十年。我十分佩服曾祖母,因為要獨自面對黑暗世界是很令人害怕的事情,在她人生中最後的二十年,曾祖母的每天都摸黑生活。

平常,她都待在她自己跟祖母共用的房間中,當然,她的生活可以說是足不出戶,跟外界幾乎沒有任何聯繫,偶爾她會聽聽電視,當時的電視,只有三台無線電視,且當時的環境,電視台的節目多半只能講國語,演國語劇,對於我那只會聽台語的曾祖母而言,看電視對她似乎不是最佳的選擇。

那麼聽收音機呢?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之一,收音機的電台較多,管制也不似電視台那麼嚴格,所以,有一些講台語的頻道,可供她選擇。於是乎,聽收音機在她的生活中,也佔了一個重要的角落。

偶爾,當祖母不忙的時候,她會陪陪曾祖母說說話。照顧曾祖母,是祖母每天很重要的活動之一。她們母女,經常一談就是好幾個小時,對於曾祖母而言,她的生活中,並沒有任何白天夜的分別。

仔細聽聽她們所談論的內容,多半是有關於過去的故事,那些故事,是年輕的我們所沒有經歷過的,當然也插不上話。

更多的時候,我都看到曾祖母在睡覺或是發呆。思考對她而言似乎是一件不重要的事,她不需要思考,也不需要煩惱,時間一點點地過去,曾祖母的記憶力也一點一點地退化,她不再記得我們大家,也叫不出我們的名字,我幼小的心中想著,不知道曾祖母每天都是如何過的? 發呆的一天,對於年紀小的我,是無法想像的。

到了曾祖母大約九十三歲左右,每天晚上我們家都會上演一組大戲,那就是由爸爸擔任司機,我家的搖椅扮演車子,祖母扮演年輕的女兒,曾祖母為女主角,戲碼稱為「由台灣回唐山」。

曾祖母是從唐山渡海來台的人,到她晚年,她每天都期盼她的司機,也就是我的父親每天晚上載她回唐山。為什麼要每天演? 當時的我們並沒有太多的常識,只是覺得曾祖母應該是老化現象,現在看來,就是所為的失智或是阿滋海默症,只是我們當時不知道而已。

這樣接送了很多年,超過一千個夜晚,曾祖母不斷地回唐山,我們也不停地配合著,一直地曾祖母離開人世間。

那是我第一次嚐到死別的滋味,我那年只有八歲,但是卻在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,為什麼曾祖母會變成小孩子呢?

曾祖母很幸運,有我們這樣一個家庭在支持著她的晚年,但是若是獨居的老人呢? 是不是也一樣地幸運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卡洛琳.周老師 的頭像
    卡洛琳.周老師

    卡洛琳.周老師聊天室

    卡洛琳.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