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年紀或許很輕, 不知道在36年前台灣有一對連體嬰小朋友名字叫做忠仁, 忠義, 那麼你可以參考我所轉貼的有關他們兩個的故事.
但是, 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感人的故事- 忠義巧克力!
我有一位朋友的母親, 每個月都要到台大醫院去向忠義買口香糖, 她想要照顧這個很辛苦生活的年輕人.
就這樣經過了很久, 在今年的母親節前夕, 忠義突然告訴這位老太太說: 阿姨我有禮物要送給妳.
老太太想說, 可能是一個平凡的禮物, 沒想到, 忠義卻遞上一盒精美的巧克力, 這是他自己製作的, 忠義想要好好地感謝這位一直幫助她的老太太, 祝她母親節快樂!
老太太看到這份禮物, 很開心!很感動, 這是一份十分用心的禮物, 忠義不僅去找了玫塊花的花形, 來做為巧克力的圖案, 同時也用精美的盒子,將其製作及包裝, 真的就是一份從心底感謝的禮物, 一點兒都不馬虎.
老太太十分高興, 老太太的女兒們也很高興, 大家的心中都充滿了喜悅, 於是, 我們也請忠義小小地幫我們製作了一些忠義巧克力, 送給那些我們認為直得感謝的朋友, 親人, 感謝他們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上, 陪伴我們!
忠義不希望這個小小的禮物被張揚, 被廣為流傳, 但是, 我很想在我自己的心情感動日記上, 記下這個在2012年母親節屬於忠義及老太太的感動故事, 給我自己留為記錄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連體嬰 忠仁忠義分割滿30週年
--- 忠仁忠義成長的故事
文/楊永智
如果人生是齣戲、故事從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,一對剛出生的連體嬰兒,嚇壞了產後的母親,到現在這對兄弟的母親還是擺脫不了這個夢魘。從此這對連體兄弟展開了為生命奮鬥的旅程。先是被好心人士送到台中中山醫學院,為兩兄弟開了人工肛門,挽回兩兄弟的性命,由於受到媒體的關注,也成了新聞的好題裁,尤其在那不安定的年代。中、美斷交之後,經過報紙、電視的大幅報導,他們兄弟倆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,而參與的醫生也成為大家所注目明星醫師。
連體兄弟的出現在醫界起了不小的漣漪,當時大部份醫生認為不要分割為佳,少部份認為可以分割,有的還認為分割後「製造兩個殘障的怪物」的理由來反對,最後在報紙、電視等媒體輿論壓力下,台大醫院終於決定要分割。六十八年九月十日是個大日子,在中視獨家轉播下,倆兄弟在全國觀眾眾目癸癸下分割,十二小時的分割手術,動員了三十六位醫生及護士,分割手術令人興奮的宣告成功。在手術前一天,台大醫院還特地請倆兄弟的父親張義盛簽了手術同意書,內容為分割手術是一種「實驗性醫療行為」,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,分割後仍會造成嚴重畸形及殘廢,說穿了他們兄弟倆是否是「白老鼠實驗的主角」。
分割手術大告成功,第二天九月十一日全國各大媒體,均以頭條報導,全國歡欣鼓舞,全體分割手術小組成員還蒙當時蔣經國總統的召見。
倆兄弟分割後算是重生的開始,並在露德之家褓姆黃滿足「阿媽」照顧下度過了童年,最後阿媽也因長期照顧兩位「明星」的壓力下,因身體不好辭去保姆工作赴美養病,接著是巫阿姨、高媽媽接下褓姆的工作。
從小倆兄弟就受大家矚目及媒體追逐的目標,也養成他們的驕縱的個性,從國小開始到高中,學校裡的校長及老師、同學都對他們關心及愛護,媒體也不時報導他們的成長過程,走在路上,也不時可聽到「忠仁、忠義長這麼大了!」的問候聲。
忠仁、忠義二十三歲了,他們漸漸成熟的個性比較懂事了,他們堅韌的生命力驗證了當年分割小組的勇氣及正確性。不過每當忠仁、忠義每年總要開一兩次刀,還是會叫人於心不忍,尤其忠義長期巨腸症,每隔幾天就有清便的麻煩,更讓人覺得他們勇氣十足。
忠仁、忠義雖然受到社會大眾的關心及愛護,在他們心底裡最渴望的家庭溫暖卻無法得到,尤其是母親,我不知有多少次在母親節時,聽到他們兄弟渴望母親的認同。
分割二十週年了,他們兄弟倆也已經獨立生活好幾年了,他們每年要開刀一、二次也定期檢查身體,尤其是忠仁的腎結石及肺功能;忠義的巨腸症問題也要注意,再來就是兄弟的感情生活,倆兄弟也有不少女性的朋友,也曾經談過戀愛,也曾失戀過,不過交女朋友、結婚、生子等這些問題,也是倆兄弟始終在迷惘之中。
我在剛進新聞界時,曾經五次採訪過忠仁、忠義,第一次是72年9月他們進入天母國小就讀時,一次是75年忠仁讀國小時做脊椎側彎矯正,一次是78年6月他們天母國小畢業典禮,另一次是就讀蘭雅國中的時候,還有就是他們78年9月10日分割十週年時台大醫院還為他們舉辦了一次盛大的慶祝會,我與他們倆兄弟認識近28年了,我始終以第三者角色觀察他們、記錄他們,最近忠義一直問他們還有幾個「30週年」,我相信只要他們自已能「保養」自己,還有不少「30週年」,在這裡祝福他們兄弟倆,這齣戲還要不停的演下去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個完整的生命見證──連体嬰張忠仁、張忠義的故事
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,在全國矚目、好奇,并衷心地祝福下,首創先例的電視現場轉播,守候十二小時之后,台大醫院終于完成了台灣醫學史上第一對連体嬰分割成功的案例。
三歲前的忠仁、忠義,他們的身体還是相連的。在中山醫學院的醫師群尊重生命的前提,并滿帶愛心地照撫下,他們開始成長。隨著時間的經過,他們的相連成了他們生活和生存的阻礙。于是中山醫院与台大醫院聯系,基于醫學的考量和生命生存的需求,決定分割這對連体嬰,讓他們各自擁有獨立的身軀。
分割后,忠仁、忠義在院方安排下住進露德之家,偶爾在寒暑假回家与父母相聚。不料到了小學四年級,回家的期待被他們的家人拒絕了。這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,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。十六歲,礙于露德之家的規定,他們只得賃屋居住。隨后,長期幫助他們的基金會,因著基金的不足,無法再擔負他們的保姆費用。忠仁、忠義開始了他們艱辛、獨立且孤獨的人生旅程。
在學期間,因著行動不便,加上身体虛弱,忠仁、忠義均因輸尿管引發結石,忠義更因粘腸導致腸胃疾病。這內、外交迫的患難,以及成長過程的不順遂、不完全,迫使他們在行為表現上,顯得极為消极、退縮。然而,就在這時,他們遇見了一位真心關怀他們的老師。
一九九八年十一月間,忠義在短短二個月內,經過了連續三次的手術,尚有一顆結石未能取出,他已軟弱到再無勇气接受另一次的考驗。老師陪同著召會里的朋友,不斷鼓勵他、安慰他,帶他唱詩來改變他的心境,陪他禱告來加強他的信心。他們告訴忠義,神的恩典是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的;神的愛是永不止息,愛到底的,是沒有條件,沒有選擇的。
信主之后的忠義,靠著主剛強且喜樂。雖然病痛依在,甚且腎髒只剩下百分之五十的功能,情況相當嚴重,連醫生都不敢執意對他施行手術,但忠義沒有因此沮喪、灰心,因為他知道他的生命在主手里。他只是簡單的信靠神,將自己交托這位惟一可靠,并且能讓他倚靠的主耶穌。因著這樣的恬靜、平安,他在不知不覺中,對家人向他兄弟倆的拒絕,漸漸釋怀并諒解。他体會,除了神以外,沒有一個愛是沒有條件、沒有盡頭的。
忠義信主后最大的愿望,就是希望他生命的另一半──哥哥忠仁,也能和他一樣,蒙主恩典,得著主的生命。他請求全召會為哥哥禱告。神是信實的,是不偏待人的,他的救恩更是完整的。忠義、忠仁本是一体,忠義得著了神的生命,享受了主的救恩,忠仁也在眾人的代禱,与自己熱切的尋求后,于今年,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受浸,歸入主的名下。他們所得著的不僅是完整的生命,更是神完整的救恩。
九月十日將是他們兄弟倆分割二十周年的日子,二十年來,兄弟二人帶著病痛的身体,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,也沒有人知道他們能走多遠。如今,在這樣一個可記念的日子里,忠仁、忠義,將在新生的喜悅中,重新他們人生的旅程。這回,他們將不再是新聞和大眾好奇的焦點,因為那一切都有止盡。他們將帶著同一個永遠不朽坏、不褪色、不衰殘、神圣的生命,奔那擺在他們前頭的賽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