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圖片1.jpg

小時候,我們住在台北市中正區,那時候稱為古亭區。還記得小時候,我們最喜歡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到河濱公園的大草原跑來跑去,青翠的大草原,充滿了許多我們童年的回憶。

爸爸還為了大草園中的含羞草做了一首歌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 .

1  2  3 4  5-   5  6 3 6  5-  1 1  5 5  3 6 5    3 4  3 2  1-

小小 含羞  草, 早上 吃露 水,我用 小手 撥一撥, 通通 不見 了!

https://youtu.be/gteINCGSdZk

即使現在過了好久好久,我們都依然記得,我們跟著那隻叫「萊西」的拉薩犬,一起在草原上奔跑的模樣。那時候,我們也會帶著風箏去放,風箏飛啊飛啊,快越過新店溪,那中正橋就是我們跟永和的連結。

 

國中時,我最愛自己騎著腳踏車,越過中正橋,去吃台北縣最有名的「永和豆漿大王」。在那物資仍然缺乏的年代,能吃到永和豆漿,就代表一種時尚,美味的食物,是我們年少時的回憶。在戒嚴時期,橋上是有憲兵的。回程時,我總愛牽著腳踏車, 偷偷看著憲兵的表情。小時候的憲兵,好像假人都不會動,真想拿個羽毛在他們的鼻子額頭動一動,看看他們會不會打噴嚏,會不會頭癢。不過,在那個年代,憲兵可是很有威嚴的,我們這些孩子是不敢隨便去碰他們的。

 

那時候,台北市跟台北縣的連結,沒有河岸腳踏車道,我們可以連結的就是一座的橋,而橋的距離,就是我們之間的隔閡。

之後我因為工作及結婚的關係,搬到了新北市板橋。以前我是台北市人,總覺得台北市以外的地方,好像建設都差了些。但是,在我2001年成為板橋人後,我發現其實新北市一直在進步中,而且進步的空間很大。

由於新北市的田地原本很多,所以在許多新建築建設後,我們也就有了許多公園綠地可以讓小孩在這些地方奔跑,更棒的是大台北地區的河濱道路統一規畫,不僅增加了親水性,同時也增加了我們與大自然的接觸。所以,我開始了偶一為之的河濱公園騎車趣。

我帶著我的相機,想要捕捉屬於河岸邊每天不同的景緻。

因為我不是個很愛運動的人,我唯一喜歡的運動就是騎腳踏車,所以,一開始我只能騎不到7公里,慢慢地騎,也看到了許多令人驚嘆的風景。

每當太陽準備升起時,天空與太陽就好像是二個世界一樣,太陽極力地想要露臉,但灰暗的天空硬是把太陽擠了回去,微微的晨光,輕輕地撒在青草地上,在路上的我,也看到了天空與太陽的對話。

圖片2.jpg

到了夏天,一旁的荷花也不遑多讓。原本是乾乾地沒有生氣的荷花池,粉紅的荷花一點點地開始露臉,荷葉愈來愈綠,映襯著努力綻放的荷花。看到我的相機,每朵荷花都努力地把花開到最大,枝升到最高。仿佛是在跟我說:「拍我、拍我」。當我舉起相機時,荷花們都舉起手來,擺好姿勢來等我對焦,真的好有趣啊! 那露水也不甘示弱,荷葉上的露水都捨不得回到水裡起,愈擠愈大地等我這個攝影師來拍他們。夏天的荷花池,真的是很吸睛。

圖片3.jpg

與家人一同騎車,是最棒的健身活動之一。我們可以一起流汗、一起看日出、一起看夕陽,一起享受這微微的風,打在我們的臉上、身上、腳上。大自然的呼喊,讓家人可以一起同樂,也一起融合在自然之中,形成最美麗的圖畫。

四通八達的便橋,也連結著各地的人、各路的家庭一起來到這個河岸,一起騎車的人,就像是一個更大的大家庭, 大家一起在路上,往同一個方向前進,有快有慢,有左有右。有人是想要享受那競速的感覺,有人是想要享受那與水親近的感覺,有人是想要享受那風的吹拂,而有人是想要跟心愛的人一起在路上。

圖片4.jpg

新月橋,就在路上等著我們各路人馬的來到,而她在白天與夜晚,也以不同的面貌,矗立在河面上,讓每個經過的人都可以安心。

我最愛拍有倒影的新月橋!

就像浪漫詩人李白,在「月下獨酌」中所寫的:

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。

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

有著倒影的新月橋,就好像陸上一座、水下一座地令人著迷。橋與水的搭配,竟是那麼地完美,特別藍的天空,特別白的新月橋,還有一座在水中的新月橋,搭配著青草綠地,在我心中形成了一個印記,這個印記可能在我七老八十時,我都還會記得那屬於我中年的時代,我騎著車經過這座橋的微風、綠水、青草與藍天。

圖片5.jpg

在河面上,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厲害的水鳥? 還是鴿子? 總之這隻勇敢的鳥,正準備渡過河面,她以金庸大師在天龍八部小說中的的輕功「凌波微步」輕輕地劃過河面,緩緩地飛過河面。那輕功真是了得,即使是湍急的水流,鳥兒依然能自信地渡過河面,去到她想去的對岸。

看到這勇敢的鳥,不禁讓我想到,我們也該要在人生上增強自己的功力,勤練自己的技能,加強自己的信心,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。

大自然的啟示,真的是蘊含了許多的道理啊!

圖片6.jpg

有幾次我騎到八里水岸,那兒由於是淡水河口,而河口就不僅僅是河了。河與海的交接地帶,會呈現許多不同的景緻,從八里遙望淡水,跟從淡水看淡水是不同的景象。

宋代禪宗大師曾經提出參禪有三個不同的境界:

參禪之初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

禪有悟時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

禪中徹悟,看山仍然山,看水仍然是水。

圖片7.jpg

我自己覺得我的境界仍然是不高,所以我在八里看淡水,就不像淡水,應該是屬於大師所說的「第二階段」,也就是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的階段,哈哈哈。

看漁船也是一樣,你在遠方以為漁船可能是美美的航行在河面上。但,當你近看時,卻發現漁船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加地殘破。這時我們心中的美就破滅了。但是當你去想想這些漁船可能捕了許多漁獲,不僅讓想吃新鮮海鮮的人滿足了口腹之慾,同時這捕回來了的漁獲可能也養了許多人家,造就了許多人家的孩子可以求學成長。那麼這殘破的漁船頓時變美了,美的不是船的外表,美的是船的功能所帶來的圓滿。

所以說,人的心境不同,看事兒也不同。漁船給我的學習點就是,我們要去看事情深層意義,而不要只是看表面,那麼我們就會領略到人生更多的美好。

圖片8.jpgemnr emn

 

 

台灣,與全球各地都一樣,「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具代表性的河流,而每條河流都有代表性的橋會在河面上承載著來往的人」

淡水河河面上最重要的一座橋,就是「關渡大橋」。

紅色的關渡大橋,連接著關渡與淡水,讓兩岸的人民可以輕鬆地連結在一起,相互交流,水天一色中,紅色的關渡大橋帶來了許多便利,也讓觀音山不再成為淡水人仰望的目標,觀音山可以透過水路及陸路,擁抱著八里、關渡與淡水的居民。淡水河對大台北地區的居民而言,是一條生命之母,而這條生命之母,讓我們接續著過往的繁華歷史,從原本的經濟之路轉變成現今的休憩之路,帶給我們更多更美好的回憶。不論我們緣起緣滅,淡水河跟關渡大橋都會一直翌立不搖地在這塊土地上保護著大台北,也為我們的下一代繼續努力下去。

 

很多人騎車,騎一騎就忘了。我喜歡用照片記錄我的騎車趣,這些美好的照片,帶給我當下的感動,也讓我見證了大台北地區的改變。我相信在未來河濱道路會愈來愈美,我也會繼續騎下去、拍下去,記錄這屬於我自己的河濱公園騎車趣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卡洛琳.周老師 的頭像
    卡洛琳.周老師

    卡洛琳.周老師聊天室

    卡洛琳.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