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常覺得人生很長,
所以有很多該做的事情,我們總是會認為還有時間可以做。
因此,父母親常常要求孩子們做事時,
孩子們會說「等一下就會做」。
這一等,可能就忘了做,而拖到明天之後才做。
年青人在求學後,有很多的決定,
他們當下總是會覺得很困難,而裹足不前,
很難踏出那一步應該要做的事,
於是就說「這不急,沒關係,等我有空再做」。
所以,年青人躭誤了許多他們生命中應該經過的精彩歲月。
中壯年人由於是世代間的夾心層,
生活的壓力很重,
對於很多可以增廣見聞的事,或者該學習的事,
總是想等有錢有閒的時候再說,面對生活該是第一要務。
中壯年人說「再等等吧,等孩子大了再說」
因此,時間也隨他們遠去,這一等就到了自己白頭的時候了。
初老的長者,開始覺得自己想要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,
該學該做該相處的都要去經歷,
但是這時身體的狀況不聽使喚,
初老長者說,「我先把病治好再說」
於是,又誤了一點時間,從蒼髮變白髮
老年者珍惜自己的每分每秒,
想要用盡生命最後的時間,抓住每分每刻,
讓自己在人生中可以有個完美的回憶,
老年人告訴自己說「快點把握時間,時間不多了」
但那時,陪伴老年人的可能是醫生、護士與病痛。
人生,真的不能等
只要我們想做,就要去做。
年少或許輕狂,但有些事就是屬於年少時該做的事,
等到你年長些,勇氣與膽識也就少了些,這事兒也做不成了。
歲月,一分一秒地在走,不等人也不回頭,
這一秒過了就是下一秒了,
每一秒的現在,一瞬間就成為歷史,就成為永恒。
每一秒的你都是改變你下一秒的你,
所以,不該隨意浪費這個永遠買不回的資源。
只有即知即行,
讓你的每一秒累積成下一秒的基礎,
這堆疊出來的每一秒,
才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不同的精彩。
古人說,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
真的是不變的法則。
坐困愁城,不能幫你的人生加分,
唯有一步一腳印,走出你的每分每秒,
人生才會燦爛登場,完美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