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周執行長看世界】裁員潮來臨

最近,臺灣老字號大同染整公司跟勞動局提出,在1029號要關廠。這家公司是民國61年成立的,它無預警倒閉,會裁減本國的勞工81人,外籍移工60人,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。

 

另外,三星目前也要進行全球裁員30%,估計全球大概有將近8萬多人可能會失業,微軟也宣布Xbox的遊戲部門裁員650人,而中國從2023年底以來,廣汽本田跟東風本田總共裁撤了5000人左右。

 

這一股股的裁員新聞,讓我感受到好像裁員潮已經開始,所以我想來跟大家討論裁員的因素,供大家做參考。

 

(1)AI大幅使用讓某些工作消失

2024 年初,銀色種子在做AI大調查的時候已經發現,很多人會擔心AI的來臨會讓工作消失。20246月臺北的Computex活動中,不管是從AMD的蘇姿丰女士、Nvidia的黃仁勳先生,及各國外科技大佬的演講,我們就可以發現,即將的電腦換機潮會來臨,很多公司或個人,會把原本的電腦換成AI PC。 而ChatGPT或者是Copilot的應用愈來愈多,很多的工作會慢慢地被取代。

早期我們說任何的工作,只要你能夠用format(程式或格式化)寫成的工作。 都是列入可被取代的的工作。像是Excel的報表,以前要用人去做排列排序,或是產生巨集的匯整比較,現在可以直接讓AI用程式來處理完成。而有些服務工作,不管是煮麵的人員、櫃檯點餐人員、銷售人員、房務清潔工作、工程工作等,慢慢地我們都會看到由機器人來代勞。所以以後幫你做飲料、煮餐、收送貨的人員.可能全部都是機器人。為什麼呢?因為反正這些工作的配方、流程都可以標準化、固定化、格式化,所以就不一定需要人來執行。因為標準化的風險、不確定的因素、執行變異等都會降低,所以就會取代了原本的工作。

當照相技術功能變好、AI的功能越來越厲害時,像是停車場的管理人員、高速公路的收費人員、零售業收銀人員等都慢慢的會變成自動化、自助化。2019年我到英國時,發現很多收銀櫃檯都已經沒有人了,而對岸的中國更是自動化大國,任何工作可能掃個碼就完成。

像做知識類工作,原本要靠人去收集很多資訊,但現在你用GhatGPT就可以收集到很多資訊,而收集完後還可以幫你自己寫成文章,之後再對這些文章做潤飾。 另外,製圖的部分也可以透過AI來完成,現在更厲害的是,連短影片也可以ChatGPT或是Coplite完成。所以,很多以前我們覺得文書行政要靠人來做的工作,目前AI也已經都能夠幫我們越做越好。

 

(2)通膨趨勢-企業為了節省費用縮減人員編製

通膨的問題短時間內是無法解決的。所以,我們會發現長期趨勢下,很多費用會高漲,因此,有些公司開始必須要做cost down(費用縮減)的政策。譬如營造公司買的鐵礦砂,或者大眾買的食物原材料、甚至一般公司的人力成本,因應通膨在長期趨勢下,都會慢慢的上升,而影響到各類公司的利潤。所以很多老闆就會去想,是不是有可能結合AI發展系統,取代人力? 以前需要3個人做的工作,現在可能只需要1.5-2個人來做,因此,就有1/3的人可能被裁員。除非通膨能夠有效地緩解、除非市場大聲反應需要人的服務,否則因通膨所造成的裁員也是無可避免。

 

(3)工作技能的提升與改變

如果你的員工的技能還處在比較低階的技能,未來會被一些AI功能所取代。AI的發展,會產生一些高技能的工作,必須要跟AI相互配合,也因此會產生一些改變後的新工作。但如果員工的技能沒有升級,或是員工本身沒有意願要去升級,那他在時代的洪流裡就會被淘汰。

所以我不斷的在課堂中,跟我所有的同學說,有時,上課很痛苦啊,也或許學習對某些人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。但面對未來,如果你不學習,不讓自己進步,未來,你就會被很多不同功能性的機器所取代。每個人都必須做自我技術的升級,尤其是老齡化越來越嚴重,大家可以工作的時期越來越長,有些人想退職的時間越來越晚,無形當中也會擠壓到一些年輕人的工作機會。另一方面,年輕人也會擠壓到中老年人的工作機會,所以,提升自己是必要的。

 

(4)產業的轉變造成工作內容的移動

未來傳統產業也慢慢的會朝向智能化、科技化,否則可能會面臨虧損、無法永續經營。企業主都不希望做一個事業,到最後虧損收場,雖然大家都知道有社會責任,但是若結果是把債務都集中老闆身上,企業主當然也不要。我們常提柯達軟片、Nokia的案例,就是要警惕每家公司,要了解產品的趨勢, 進行產業的轉型,這對每一家公司都是非常必要的。

例如以前,會有很多的代理商、進口商,把產品代理進來台灣,而這家公司在台灣執行產品的維修進行販售。 但現在有很多平行交易的管道,一般消費者可以透過國際銷售平台,付一點運費、付一點報關的成本,就能買到原本由代理商或進口商進口的商品。所以現在每一個人,基本上都能夠做國際貿易,而這些代理商或進口商也要思考,在這個發展中,如何不被取代? 你的產業要如何的升級和轉型,是非常重要的,這樣也才能確保員工的工作被保持住而不用裁員。

 

(5)環境改變-創造不同的工作需求

環境的改變對於工作、產品、產業及公司的發展都會產生新的要求。

我們未來要防止地球繼續暖化,許多公司必須要去配合政府新的政策,像是2050淨零排放政策,所帶來的碳稅、碳費、產業轉型等。因此,許多公司的產線及產品都會做一些改變,也會影響企業內部的運作、及人員的需求,包含人員品質及人員數量等,對企業造成影響,也會裁撤不合環境需求的工作及人員配置。

 

(6)過度有利於勞工的政策會影響公司召募意願

大部分的政府非常注重勞工的權益,我認為注重勞工權益是應該的,但是若太過於注重勞工的權益,而忽略了雇主的權益時,雇主的權益沒有被照顧到,沒有足夠的利潤來支持這個企業的運作,那麼也會影響企業的存亡,也會影響企業的人員召募意願。

企業今年很賺錢,並不代表他明年也會賺;,企業上半年很賺錢,並不代表他下半季會賺錢。所以,企業主很重要的就是在不管賺不賺錢,都要有足夠的錢去發薪水給各個廠商,及每一位員工,而且還顧及一定的員工福利。當企業的薪資及福利負擔過重時,有些公司寧願花錢去採用機械化、AI化,取代一般的員工。因為請員工,現代員工還經常會請假,還會心情不好不高興,也有些員工動不動就上街抗議。所以,有些老闆被薪資福利負擔嚇到,認為不如把錢花在機器上,用機器來取代人力需求。 另外,目前在政府的政策,也是鼓勵產業升級科技化、智能化,很多企業因此也能拿到額外的補助。 所以,在政府政策鼓勵下,企業也慢慢朝向AI智能化、科技化方向而影響了員工的召募人數及意願。

 

以上整合六個可能裁員的原因供大家參考。

對於每一個員工而言,大家必須要去正視裁員潮可能會來臨的狀況,把自己準備好,先思考未來的趨勢,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,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,也不要排斥未來可能要面臨的兼職潮趨勢,面對這個未來的世界,認同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,才能在未來世界中,不被淘汰,如魚得水地生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卡洛琳.周老師 的頭像
    卡洛琳.周老師

    卡洛琳.周老師聊天室

    卡洛琳.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